可能有些朋友有过这样的经历:
刚刚购买了一台最新的2K OLED屏幕旗舰手机,即使在设置里将实际渲染分辨率调整到了2K,但是内容的清晰度没有像预期中那么惊艳,并没有带来WOW的感觉。
特别是与10年前的2K LCD屏幕手机相比,在文字边缘的清晰度方面,还存在着一定的劣势。
这一切的原因在于手机端OLED屏幕主流的像素排列方式,相比LCD屏幕常用的RGB排列,存在一定的像素损失。
但是在今年,华星的Real RGB OLED屏幕即将推出,使得OLED手机的清晰度能够媲美传统LCD屏幕,IT之家带大家一同来看看。
一、RGB OLED并不新鲜
实际上,RGB排列的OLED屏幕并不是一件新事。
早在2011年,三星Galaxy S2搭载的“Super AMOLED Plus”屏幕就采用了标准的RGB排列。
这块4.3英寸屏幕的分辨率达到480×800,像素密度约为217PPI,与“视网膜”屏幕标准还有些差距。
然而,OLED屏幕的一个问题是蓝色亚像素的寿命。
在那个时代,OLED屏幕在寿命方面仍然存在严重问题,长期使用会导致“烧屏”。
随后的三星旗舰手机也放弃了标准的RGB像素排列的OLED屏幕。
实际上,在其他领域应用的OLED屏幕上,还可以看到RGB排列的身影。
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可能是任天堂Switch OLED上的那块7英寸720p OLED屏幕。
虽然像素布局不是标准的RGB Stripe形式,但这块屏幕没有共享绿色像素的问题,分辨率仍然很“实际”。
三星的QD-OLED电视和显示器采用的像素排列方式虽然没有分辨率损失,但在图像和文字的边缘位置仍然会出现彩色边缘问题。
二、屏幕行业的“曲线救国”
由于人类视网膜中,S型视锥细胞数量较少,我们开始改变像素排列的想法。